琪琪文学网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章

【母殇】(1上)(1 / 1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2024年4月27日“妈,这是去哪啊?”我睡眼惺忪,迷糊着嗓门问道。早上七点刚过,我被一泡尿憋醒,刚拉开卧室门,就看到已经穿戴整齐的母亲,正对着客厅柜子上镶嵌的全身镜做出门前最后的整理。我刚睡醒,眼睛半睁着半眯缝着,意识模模糊糊,所做的,就是本能的去履行去撒尿这道程序。“呦,醒了?是不是妈弄得声响太大吵醒你了?”母亲没有回答我的问题,而是一边抚平衣服上的褶皱,一边快速地瞥了一眼走出房门的我,声音轻柔的问道。她的声音很轻,不止是语气,音量也不大,但大清早的,屋里很安静,落针可闻,所以我很清晰的听到了她的问话。刚起床的我意识正处在模糊中,况且还有一泡尿憋在膀胱中吸引着我的注意力,我也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回答母亲,只是自顾自的,下意识,象征性回答的摇了摇头。我的卧室距离卫生间并不远,很快,我就趿拉着拖鞋走了进去。在我关上厕所门的一刹那,我又听到母亲从客厅里传来的声音,可是具体是什么话,我一个字也没听清。穿过在外部的盥洗台,我走到最里面的浴室,马桶就在浴室的一侧安置着。我家的房子是十多年前的老户型,留给厕所的面积本身就不大,所以也就做不到像现在标准化商品房那样,将浴室和洗漱排泄间分的明明白白。掀开马桶坐垫,半褪下四角内裤,扶稳已经发硬的老二,瞄准马桶圈的中心点,一道凶猛的水柱自马眼中喷薄而出,在空中成一道抛物线形状,准确的打入马桶排泄口蓄水的小坑内。有力的冲击声,哗啦啦的响彻在整个卫生间内,水流与水的碰击声,水流与马桶内白瓷壁的撞击声,略显尖锐的‘滋滋’音,其中种种混合着回荡在厕所内,既清晰又高昂。我甚至觉得身处厕所之外,客厅内的母亲都能听得清清楚楚。这泡尿真的是酣畅淋漓,我觉的我的膀胱在释放前,都是在满负荷运行。这泡尿持续的很久,如果不是我用手扶着这把怒射的枪,我觉的它能像短视频里恶搞的那样,喷个一两米高两三米远。这有些令人尴尬的声音就是最有力的证明。我刚尿到一半,厕所的灯突然亮了,门上的毛玻璃上隐约透出一个人影,我知道那是母亲。果然,母亲轻柔的声音透过毛玻璃传了进来,与原声比,有些发闷。“上厕所也不拉灯,看得见吗?”我家厕所屋顶有一个脸盆大小的圆形吸顶灯,正好吸附在厕所天花板的正中间,很亮,65瓦的led灯芯,特别的亮。开关不在厕所里,而是安置在了厕所的入门处。我有个习惯,就是上厕所的时候,在能看见的情况下,能不开灯就不开灯,尤其是现在,早上七点左右,天已放亮,光线透过位于厕所最里面墙壁上的天窗打进来,肉眼很容易的看清楚屋子内的一切,而且光线比较柔和。刚睡醒的时候眼睛对光线很敏感,对强光刺激很反感。当然了,我是慢慢的养成了不开灯上厕所的习惯,对此,母亲曾不止一次的说过我,称我为‘夜耗子’,上厕所不开灯,什么臭毛病。对此,我的回答是,响应国家号召,节能减排,还省电。母亲则咂咂嘴,表示没看出来,我还是个积极分子。对于头顶突然亮起的灯光,我皱了皱眉,眯了眯眼,有些不太适应。母亲见我没吭声,于是轻轻的敲了两下门,我说:“咋了啊?”“妈给你说话了,听见没有?”我甩了甩老二,将沾黏在马眼上的最后几滴水珠甩掉,原本半勃起发硬的老二也慢慢的软了下来。提上内裤,走到盥洗台前,一边打开水龙头冲着手,一边回道:“听见了啊。”声音有些烦,语气带着不耐。我拉开门,看见母亲正站在玄关处,半伏着身子,一手扶墙一手伸到鞋跟处提着鞋沿。她穿了一套灰色的女士西装套服,上身西装外套下身及膝筒裙。我记得这套女士西服是前两年母亲在一裁缝店订做的,整体比较修身,很好的将她的身材衬托出来。母亲是圆溜肩,腰很细,胯很宽,pi股上肉比较多,这让我时常想起莫言的那本名叫《丰乳肥臀》的小说。说起丰乳肥臀这四个字,人们心中最先想到的是,带孩子的农村肥胖中年妇女形象,而母亲可能是平时经常运动锻炼的缘故,身材虽丰腴,却并不臃肿。相反,给人的感觉非常结实。这么说吧,母亲平时有空就要早起晨跑,论慢跑论耐力,母亲还要比我猛上三分。此时,母亲正背对着我弓腰穿鞋,发髻下白皙的后脖颈,若隐若现,在乌黑的秀发和深灰色的西服衬托下,显得越发白亮,就像厕所屋顶那个闪人眼的吸顶灯一样。她的背很直,因为经常运动,所以不显单薄,但也并不宽厚,很是匀称。衣服下衬的腰部,一下子往里收束,就像被人用绳子狠狠的勒住一样,又似被削掉了两块肉,但并不突兀,线条柔和。到了胯部,线条猛然扩大,圆润,饱满,丰盈。筒裙的面料被绷得很紧,光照下,隐隐的透着深灰色的反光。到了大腿处又凹陷下去,于膝窝和大腿处形成一片深黑色的阴影。及膝裙的裙摆刚好到膝盖往上几公分的位置,露出笔直结实的小腿,微一用力,小腿肚上健美的肌肉线条,透过肉色丝袜显露出来,展现出健康的美感。我呆呆地站在厕所门口,望着她的背影,可能是脑子还没睡醒,一时间脑袋空空,愣愣的出神。直到她跺了跺脚,黑色的短高跟皮鞋发出清脆的‘哒哒’声,我才回过神来,旋即发现我的一只手还牢牢地攥着厕所的门把手,打了个哈欠,我关上了厕所的门,发出砰的一声响,不高不低。母亲听到声响转过头看着我,我这才发现她化了淡妆,原本的一字眉被修成了柳叶弯眉,多了一丝妩媚感。嘴唇上不知道涂了什么色号的口红,看起来不算太红,但能看出来她涂了口红。脸上好像敷了一层浅浅的粉底,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装扮了。“出来了?”她说。“嗯,你这是准备去哪啊?咋还化妆了。”“下回上厕所记得开灯,老是不开灯,跟谁学的,啥毛病。”她没回答我的问题,而是微蹙柳眉,瞪着眼教训道。“嗯嗯嗯,知道了。不开灯又不是看不见,也不耽误撒尿。”我瓮声瓮气的嘟囔着。听到我敷衍的糙话,她哎了一声,张了张嘴想说啥,可最终也没说出来。她绾了绾耳边垂落的发丝,一瞬间,精致小巧耳朵露出,细腻肉感的耳垂上一点亮光闪过,这亮光好像刀枪的寒芒,夺人眼球,仿佛比厕所的冷光灯还要刺眼。我眼神很好,玄关屋顶灯管的微光下,我一下就看清了那散发着金属质感的耳钉,看颜色不是白金就是银质,形状像一朵盛开的花朵,有五个还是六个花瓣,说实话单看这耳钉,感觉有点老土,最起码这种花状的款式有些过时。不过想想,母亲这四十岁出头的年纪,也挺符合她这一代人的审美。虽说耳钉本身有些不尽人意,但戴在母亲身上却没有一丝土气,倒是锦上添花中多添的那一朵花,为本来的光彩照人增加一分明亮。我也曾送过母亲耳饰,她有戴耳饰的习惯我是知道的,小时候母亲常叫我拿棉签给她通耳洞,说是长时间不管,肉长上了再扎耳钉,就还得再疼一次。这个耳钉我不认识,记不清是不是我送的那一堆廉价货里的某一个,或许是父亲送的也说不定。“哎,妈,你还没说你这是要去哪啊?今儿不是周六吗,学校又没课,咋,现在高中又开始私下里,偷摸摸的补课了?”我望着提着手提包,正弯腰把拖鞋放入鞋柜的母亲问道。“啧啧,管得多。现在哪还有高中敢私下里补课啊,现在的学生啊,真是,动不动的,向这儿举报向那儿举报的。再私自补课,妈这老师啊,还干不干了?”这么说着,她叹了口气,“你们现在这群学生啊,就是不知好歹,老师主动免费的补课还不满意,搁我们那个时候,高兴还来不及呢,打着灯笼哪找啊?”正说着她的手机响了起来,声音不大,隔着手提包,嗡嗡的震动着,但在这静谧的早晨和房间内,显得过于突兀,像往平静无波的水塘里丢一粒不大不小的石子,虽没溅起多大的水花,但引起阵阵波纹涟漪。邓丽君那富有年代感的独特嗓音在这条廊道上飘荡开来,这是母亲换智能机后用的时间最长的铃声,邓丽君的《我只在乎你》。我还依稀记得数年前母亲让我给她换铃声时的场景。她的身体顿了顿,有些僵硬,但一瞬间就恢复如初,我也没看清,也许是我的错觉。自然而然的拉开皮包拉链,掏出手机,扫了眼屏幕,手一划,我以为她接通了,出乎我的意料,她却利索的又把手机塞了回去。“谁啊?这大清早的。”“骚扰电话,估计啊,又跟上回一样,不是推销啥东西的就是让办啥卡的,都是骗人的东西。”“那这骗子还怪敬业的,才刚七点就上班了。”“不跟你贫嘴了,妈还有事儿了。早餐给你买好放桌上了,稀饭在电饭锅里热着,你一会儿起来别忘了吃。”说着,她掸了掸身上,提着包,拉开了门,“哎……”我刚说出一个字,母亲背对着我停了下,对着外面的走廊说道:“妈有个老同学今儿来咱这儿办事儿,好些年没见了,碰巧联系上,正好没啥事儿叙叙旧。”她的语气很平静,就像说一般陈述句那样陈述着。我看不清她表情,只看到她握在门把手的手握的很紧,指节紧绷着,不知是因为她皮肤本就很白,还是用力过猛导致的苍白,使她的手背看起来白的透明,上面两三根青色的脉络如玉般,交错着显露出来。“哦,那你开车慢点。”“嗯。”当大门关上时,我还愣愣的杵在原地,听着门外走廊上,逐渐远去的高跟鞋碰击声,自言自语的说道:“啥老同学啊,起这么大老早的。”家里顿时安静了下来,早晨的那份清宁再度回归,只有客厅里那只热饭的电饭煲在于静谧中发出微微的低吟。偌大的一百来平里,只剩我一个人站在廊道内,灯已被熄灭,颜色再度变为灰暗,天似乎阴了,窗户外打进屋子内的光好像变暗了,一时间我感觉天应该还没亮。父亲周文斌是市住建局的普通科员,一大早就去单位开会了,母亲张钰是市十二中高中部的语文教师,有事儿,也出去了。我叫周凯,大二学生,在本地上大学,因为学校在本市,平时周末或晚上会回家住,地铁开通后,来回之间更加的方便,这是在本地上大学的好处,而坏处是,体验不到那种身在他乡千里之外,独自求学的独立孤独感。我算是出自‘书香门第’,母亲和父亲都是大学本科学历,母亲是师范学院毕业,父亲则出自理工专业,母校也不是同一个学校。我隐约听说过他俩以前的一些事儿。印象里不知道听谁提到过,父母是经人介绍认识的,那个年代男女之间恋爱交往,大部分都是经人介绍,介绍人多是1人、朋友、同学、亲戚等,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儿。毕竟,受条件所限,过去没有智能机,手机电话也不普及,更没有社交软件互联网一类的线上平台,和先在婚恋所遍地开花的情况相比,那时男女交往认识的途径相对更加的单一。但比封建社会时,父母包办婚姻,新婚夫妻在拜堂的那天夜里掀盖头前互不相识相比,要好太多。听说父亲和母亲是在一次毕业生联谊会上认识的,而其中的某一人跟着朋友去参加,结果意外的,两人就看对了眼。至于是母亲学校那边举行的联谊会,还是父亲那边,我就不清楚了。我曾经也问过母亲这个问题,她说大人的事儿,小孩子管得多。我再问,她就让我找父亲说。我爸的回答更直接,忘了,就这么简单。在问也问不出个一二三,最后来一句‘就那么认识的呗’。我看过他们年轻时的照片,说实话,挺般配的,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郎才女貌。老照片倒是有不少,有旅游照,如在某某景点前,在某地的小船上等等。有平时的生活照,如在家看电视时,吃饭洗衣时等等。当然了,还有婚纱照。也有不少有了我之后,小时候一家三口的合影,虽然几乎大多数我都记不得是何时拍的。照片上的母亲年轻漂亮,风姿绰约,她的皮肤很白,白的发亮,几乎是占据了每张照片上明度最高的位置,即使是过去这么多年,她的肌肤还是散发着一如既往的冷白色调。她每每对着镜头展露笑意,蛾眉皓齿间灵动有光的眼睛,传达着这世间的没好。婉约的窈窕,秀外慧中,如出水的芙蓉,诉说着她年轻时惊艳。如果将她年轻时的照片给一个不相识的人看,那她绝对会被错认为某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女港星,或是日本昭和时期的某位没女演员。而父亲也不遑多让,留着那时流行的港式中分头,头上不知是打了摩丝还是啥头油,茂密的头发亮黑亮黑的,显得既精神又帅气。彼时还棱角分明的清秀脸庞,架着一副金丝边眼睛,五官端正炯炯有神的望着前方。一米八的个头,挺拔的身姿,匀称的身材,配上一身西服,仿佛就是‘一表人才’这四个字的代表。颇有朱时茂、唐国强等奶油小生年轻时的风采。两个人站在一起,什么檀郎谢女、才子佳人、天造地设啥的词,就如量身定制的一般,那么和谐恰当。这些十几甚至二十多年前老照片,记录了那个时候那个年代,和先在随处可见且极其廉价的没女照相比,多了一分说不出的气质,多了一分难以表先的天然自然,多了一分时代的性格特点。然而,时间一晃而逝,转眼间,二十多个春夏秋冬过去,曾经意气风发朝气勃勃,正风华正茂的恰同学少年,稚嫩退去,青春不再,增加的是成1练达,以及独属于中年人的那份,不惑之年的沧桑与恭默。母亲虽然平时注重锻炼,但难免的,岁月的侵蚀依旧无情的留下了痕迹。毕竟四十又几的人了,眼角已在不经意间,浮出细密的鱼尾纹,如被名为时间的雕塑家,用刻刀无声息的划过。原本稍显瘦削的瓜子脸也变的珠圆玉润。虽然身材没有像一般中年妇女那般,如未发醒的面团那样,松软肿胀,但也失去了少女的纤细,增添了成1的丰腴。曾经少女青年的那种青涩亟待盛开,如鲜艳小花的气质不再,转而代之的是稳重优雅的坦然。而父亲的变化则更大,与母亲相比,时光似乎在他身上开了加速器,对比着他年轻时的样貌,除了依稀能分辨出一些脸部五官轮廓外,就像是变了一个人般。常年的坐办公室,致使他的腰椎有些损伤,没有了曾经的挺拔。频繁的饭局应酬,让原本匀称的身材走样,不仅腰上肚子上攀上了几圈赘肉,脖子和脸也胖了一圈,猛地一看,整体感觉就是,标准的体制内中年男人形象。唯一值得庆幸的是,父亲没有谢顶,没有脱发的烦恼,不仅没有,而且依旧如年轻时那般茂盛,这让很多与他同龄,却聪明绝顶的男人艳羡不已。就连母亲也不禁的夸父亲发质好,发量高,真是难得。我觉得我能有一头茂盛的黑发,我爸的功劳少不了。和年轻的时候相比,父亲的变化确实是大,也不能说是老的快,只能说平时习惯上不注重,所以发福变胖是难免的。先在的他和母亲站在一起,说看上去像父女那是过于的夸张,只能说,像是出自两个不同阶级的人。今天周六,因为是单周,所以周五晚上没有选修课,我稍微拾掇一下,直接背上包,坐着地铁就回了家。至于周末回不回家这个问题,不仅要看个人新情,还得看我对象周末有何安排,她如果忙的话,就会让我‘滚’回家,不要打扰她周末做兼职,或是处理学校社团活动还有学院里的劳什子事儿。有的时候高校就是这样,当你加入某个狗屁社团或是挂职啥班干部职位,就会有不定时不定刻的,所谓的‘事儿’等着你去办,院里的老师也会时不时地通知你去办公楼办某事儿开啥会。我对象就是这样,她不仅加入了社团,还竞选了她们班的班长,这就让她周末经常没时间陪我,对此她也有些愧疚,表示有些后悔参加这儿参加那儿的。她家不在本市,但知道我家在本市,所幸就让我回家,让我爸妈陪我。我说有时候我爸妈比你还忙,她笑笑说回家总比待学校强,况且离得也不远。我说等你啥时候有空带你去我家,她说去我家干啥,我说见我妈啊,她噗嗤笑了出来,说那好啊,就是,别到时候某人临时变卦,不敢了。我说那有啥不敢了,只要你愿意就行。我只记得她红着脸捣了我一拳,说没见过你这么脸皮厚的。我脸皮厚吗,可能吧,毕竟现在这个社会,脸皮厚才吃得开。有些时候,有些事儿,总会发生,面皮薄心太脆,怎么承受,意外和下一刻谁先到来,总要面对。就像网络上流传的那句浪荡语一样——没心没肺,活着不累。脸皮厚,命长寿。发··新··地··址当我回笼觉再次醒来的时候,已经近上午十点了。窗帘的缝隙透过几束光,细小的微尘漂浮,在阳光穿过的空气中形成几缕微小的光柱,在光柱的边缘折射出一层光环,房间内有股说不出的暖意。这一觉睡得踏实,可能是晚上睡得晚的缘故,早上在没人叫自然醒的情况下,我总是能睡到日过三竿。平时在学校也是如此,早上没课,一宿舍人没一个起来的,也许这就是当代大学生的真实现状。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儿,我总是下意识的点开手机,扫一眼屏幕,可能是看时间,也可能是看天气,这不好说。就如现在,我最先看到的是母亲发来的微信消息。她说:【小凯,妈中午不回去吃饭了,你想吃啥就买点。】接着是一个微信红包,我点开,面值是一百。紧跟着后面又是一句话,【别买乱七八糟的东西吃,吃点有营养的啊。】我看了眼发送时间,是上午9:23。我又扫了屏幕右上角显示的现在时间,是9:57。我下意识的在打字框里打了个‘好’,旋即意识到什么,又迅速删掉。我觉的隔这么长时间再回复,多少有些尴尬,或是说多此一举,所幸啥也不说,就当默认看到。坐在床上望着窗帘缝隙打进来的光,我呆呆地愣了半晌,脑袋空空的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,直到我伸个懒腰,打了个哈欠,才慢慢回过神来。然后就是穿衣服,去厕所拉泡晨屎和洗漱。外面天已大亮,四五月的天儿,说冷不冷说暖不暖的,尤其是近些年,天气变化多端,头一天还十几二十度的艳阳天,冷空气一来,唰的,就变成八九度的阴天,可谓是温差如断崖,说是小孩子的脸一样,说变就变,尤其是春秋季,冬夏还好,再变,热也热不到哪去,冷也冷不到哪来。如此跳脱的天气下,人们的表现也不同,穿的也是五花八门。有的卫衣长裤,有的短衫短裤,更有甚者棉袄和背心同时亮相,极为夸张。今天还好,十几度,有太阳,风不大,暖呵呵的。来到客厅,桌子上摆着早餐,我伸手摸了摸,当然已经凉了,不过还好,电饭煲里白粥还热着,掀开盖子,阵阵热气往上涌,一股米香味儿把我肚子里的馋虫勾了出来,刚清空存货的我,肚子不争气的咕咕叫了两声,似是开战前吹响的号角。

盛了碗粥,就着包子油条,呼噜噜的大快朵颐。屋子里都是我喝粥发出的滋滋声,吃的我嘴唇上都是油乎乎的。说实话,要是在学校,一个星期里,大概也只有早上有课的时候才会去食堂买顿早餐吃。吃完饭,坐在餐桌旁刷了会手机,又是啥啥新闻头条热点,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新闻,每天都有新的新闻,不同的新闻,但,甭管发生啥大事儿,地球还是照样转,离了谁都一样。不管是啥牛逼的人死了还是哪打仗被炸了,生活还得继续,无聊至极。刷了一会儿,给我对象顾诗蕊发了个微信,问她干啥了。大概有个半分钟左右,她发来一张照片,应该是现照的。上面是几个用挡板分隔好的办公桌和其上面的几台电脑,周遭几把椅子,靠墙角的位置叠放着几个事务板,其他啥杂七杂八的零碎小东西在桌子上和地上分布着。接着她说:【在办公室,帮老师干活。】我说:【又有啥活啊?事儿可真多。】我发过去,大概又过了十几秒,她说:【院里下的任务,让每个班班主任统计学生专业课出勤率和上次测验成绩,汇总成表格,弄好交上去。班主任这两天课多,没空弄,让我到办公室用他的电脑做。烦死了,一大早办公楼刚开门的时候就来了,到现在还没弄完。】她这段话比较多,发的是语音,颇为无奈的抱怨着。我看她发语音这样说,也发语音问她【办公室里就你一人?】【嗯,班主任有事儿出去了,今儿个是周六,导员也不在。整个办公楼除了几个值班老师,没啥人。】她说这话我倒信,平时工作日,有的老师还神龙见首不见尾的,你去办公楼找还不一定能找到,更别提周末了,窜的比兔子还快,压根就找不到人。不过,现在有微信qq,有个啥事儿也能快速的联系上。【昨天下午回家的时候,我看见班主任老蔡了,开着他那辆老大众,出校门口的时候刚好撞见,他也没注意我,光顾着看路了,车玻璃降了一半,我看见一女的在副驾驶位置,戴着个墨镜,我也不认识,应该不是他老婆,看着挺年轻的,长得应该不赖。】我把昨天校门口偶遇老蔡的事儿向顾诗蕊道了出来。老蔡就是我们这个专业的班主任,四五十岁,长得黑梭梭的,不胖也不瘦,经常开一辆有些年头的黑色破大众,打眼一看就知道是值不了几个钱的破烂玩意儿。不过别被他的表象迷惑了,老蔡家里听说很有钱,只是他为人比较低调,尤其是在学校的时候,老是一副穷酸样,像农村没进过城的乡巴佬。不止是他,学院的其他老师也是一样,不知道是不是现在的高校就流行这样的风气,那些脑满肠肥的老师教授啥的,就好开个几万块的破车在校园里晃悠,院里停车位上的车加起来五十万不到,外加几辆电动车支在那,搞笑得很。光他们腕上戴的表就不止几万块。其他人不说,我就见过老蔡戴过一块宝玑金边机械表,那表没个几万是拿不下来的。老蔡在外面有个啥公司,到底是自个开的还是和别人合伙开的我就不太清楚了。他老婆好像在银行工作,还是个领导。他老婆我倒是见过,就他办公桌上电脑旁,立着一个他和老婆孩子的合影照,长得不能说丑,就一普普通通的中年妇女形象,只是因为长时间当领导的缘故,面相比较庄严,眼神透着咄咄逼人之意,那种居高临下的气质不经意间就显现出来。相比之下,站在他旁边,和她差不多高的老蔡,就内敛得多,穿着简单的格子衬衫,皮肤黑黑的,不吭不哈,就像刚锄完地的老农。两口子前面站着的是一个十四五的女孩儿,亭亭玉立的,一身洁白的连衣裙,留着两个马尾辫,白皙的脸蛋笑起来很甜,有两个浅浅的酒窝。说实话他们的姑娘挺漂亮的,只是长相不知道随谁,以这两口子的形象能生出这么俏丽的女儿,当真是个奇迹,也是基因学上的里程碑。当真是歹竹出好笋啊。不过昨天那个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女人绝对不是老蔡的女儿,那女人的年龄估摸着至少也得三十开外,更何况他女儿在外国留学的事儿也不是啥秘密。【长得不赖?你眼可真够尖的,离那么老远,人家坐车里戴着墨镜,你都能看这么清。】我嗅到了通过微信传递过来的淡淡酸涩味道,知道顾诗蕊想岔了,连忙转移话题说:【这不是重点好吗,重点是那女的既不是他老婆,又不是他女儿,咋会坐在他车里。】这回我刚发出去没多久,很快,手机就嗡得震了一下,是她回的消息。她说:【有可能是同事或朋友啥的,坐他的车,捎一段路】这段语音很短,两三秒就讲完了,接着手机接连又响了几下,她打豆子似的连续发了几条语音。【哎,我知道你想的是啥,应该不会吧。】【我知道这种事儿在现在的社会上也不稀奇,可也不是谁谁都那样。】【老蔡这人其实还好,就是除了有点懒平时不怎么管事儿外,也没其他啥大毛病。】我听了她的话,撇撇嘴有点不屑,说道:【你可别被老蔡的外表骗了,你看着他怪老实巴交的,其实啊,内里花着呢】这倒不是我故意泼脏水去抹黑老蔡,老蔡撇开私生活来说,平时教学管理上对我们还是挺松的,平常请假啥的小要求也是能批就批,我们在这方面倒没啥怨言。而我之所以说老蔡‘不老实’,也不是无的放矢,早些年院里早有传言,说是老蔡和谁谁乱搞,和哪哪女老师私通,跟哪哪女学生搞师生恋,以此种种,流言蛮语满天飞。当然了,那时候我还在初中为考高中而努力的学习,自然没有亲身经历和了解,也是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偶然得知了老蔡的某些光荣历史。那是我刚上大一的时候,经某人的(记不得是哪位大哥了)牵线搭桥去帮着大四的学长替考,参加那个什么体育测试,这玩意儿是每人都必须参加的,项目也挺多,有什么引体向上、跳远、身高体重测量、百米短跑、千米长跑啥的……比高中时的体育学业测评考试还麻烦,每个项目都有最低评分标准,不及格就要补考,听说这东西要是过不去就拿不到毕业证。不知道这是危言耸听还是事实,反正看当时的那些前辈学长们都挺重视。听说原来这种考试抓的也不紧,现在这几年,为了相应国家的体育强国建设增强青少年体魄锻炼的号召,校领导也是拿了硬性指标,表示要严抓严办,连裁判都不用本校的老师了,而是请的外面啥啥专门搞这种测评的公司来办。本来大学生就没几个体育好的,尤其是历经高中三年的磨练,好不容易上来了,放飞自我的比比皆是,个个吃的膘肥体不壮,膀大腰圆不在少数,就像是来学校专门度假养膘了,哪还能通过啥体育测试,别说一千米跑进三分五十了,站跑道上溜两圈就喘的不行,这不是要了老命了。于是,诸位学长前辈就把注意打到了刚出高中校门,才进大学校园,还未被大学腐败堕落生活侵蚀的大一新生们身上,找关系托人帮忙联系替考,我记得当时问我愿不愿意帮忙的老哥,还是校学生会的一个啥啥部长,我还记得他那张笑嘻嘻乐呵呵的嘴脸。当时我们班里和宿舍好几个男生都答应了,所幸我也就去凑个数赶个热闹,毕竟还是要搞好同学之间和学长之间的关系,有益无害嘛。学校其实也知道自己的学生是啥吊样,有些东西在怎么弄,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,对于学生找人替考这事儿,也就睁只眼闭只眼,只要搞得别太张狂,别太明目张胆就行。那些测评公司的人就是干这个的,自然知道其中的猫腻,本就是拿工资干活,他们也乐得省事儿,再说了,合格率上去了对他们也有好处。所以替考的风险也就小了很多。我替考的项目倒不多,就仨——跳远、一千米长跑和引体向上。虽然我并不是啥体育健将,但最低的及格分还是能轻易把握。我替考的对象,一个虎背熊腰,目测二百斤开外的老哥,抖着俩肥奶,笑呵呵的对我说:“跑慢点,不用跑那么快,少拉几个,不用拉那么多,及格就行。”那时天气真热,他的t恤都被油和汗浸透,脸上额头上珍珠米粒般的汗珠子不要钱似的哗哗往下落,看的我是啧啧称奇,又忍不住的泛出呕吐感。考完后,学长几个和我们同班几个替考的在校外的驴肉火锅店搓了一顿,当然了,是他们大四的请客,这叫有来有往。大学的饭桌上自然离不开烟和酒,我们在一个大包间里,空调开到最大,风叶啦啦作响。即使是这样,在坐的一圈也是吃的个个满头大汗红光满面,涮肉的香味儿伴着尼古丁的芬芳,在此起彼伏的谈笑中飘荡舞蹈,刚开始的放不开和生疏,在几杯泸州老窖下肚后,逐渐消融。觥筹交错间谈笑风生,几位挺着啤酒肚,颇有几分社会老油子气质的学长前辈,大马金刀的坐在那里,言笑晏晏,气定神闲的来往敬酒。他们挺着肚儿,敞着怀,口若悬河般侃侃而谈,烟雾中不时地唾沫横飞,时不时地向我们传授大学四年的经验,舌灿莲花,听得我们这些大一新生也津津乐道。我想着要是你们这嘴上的功夫能分到身体上一半,也不至于找我们来替考了。那个我替考的学长,想不到还当过一年的学生会副主席,真是人不可貌相啊,往那一坐跟弥勒佛似的家伙,还有这本事。他挨着我坐在我的一边,身上的肥肉通过椅子的缝隙里挤出来,我生怕它们像刚熬好的猪油般滑落到地上。之见他鼻子上架了副眼镜,还是那种比较流行的细边款,戴在他脸上还没他的脸宽,跟小了一号似的,显得不伦不类。他手里的烟没断过,一根接着一根,一顿饭的功夫不到就拆了两盒利群,像某上山下乡考察的资深老领导,派头十足。由于我离他近,同时也是他的替考员,他总是在饭间不经意的拍我的肩膀,向我们传经授道。比如,他说学生会,说它是小体制小官僚机构,狗屁的为学生服务,为上面的校领导服务还差不多。要是以后毕业了有意向进体制当公务员的,可以趁现在进去历练历练,学学怎么做事儿做人,可以啊,让你变得更加人情练达。进学生会,要当就当干部,且不说主席副主席,最次也得竞选个部长啥的当当,要不就别进去,没啥意思,普通的会员平时就光干活了,给谁干活啊?还不是给会里的干部,你干得好了不是你干的好,是人家干得好,到时候领导表扬下来,知道你是谁啊?成天鞍前马后忙的跟鳖孙似的,一点好还落不到,有啥意思?虽然他一边喷烟雾一边喷唾液滔滔不绝的样子既滑稽又搞笑,可随之而出的话却听到我们是发聋振聩,受益匪浅,感受良多。从另一个视角打开了一扇不一样的门。让我们这些被保护的很好,江湖还没有出的菜鸟,对大学有了新的认识,让我们稍显稚嫩的心灵有了强烈的震动,私下里感慨万千。当时我就是听了他这番言论,才打消了进学生会的冲动。而我的对象顾诗蕊,在我认识她之前就已经加入了学生会,事实上也证实了,这位弥勒佛所言不假。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诚不欺我。接着我们从学校学生会、社团、扩地建楼计划工程、申请重点学校建设提名、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,聊到校领导和院里的老师。一聊到他们,总归是避免不了的,要扯出些流言八卦。而他们的私生活就如塔尖最上方的那颗明珠,放在那里,避不开走不过,总是会吸引着我们去一探究竟,成为我们酒桌上最有兴趣的话题。这些个事儿,我们大一的主要是听,毕竟刚来学校没多久,也不知道个啥。主要还是得请这些个大四的前辈学长赐教一番,我们则在一旁附和提问,就像说相声的逗哏和捧哏,一唱一和间,倒也有趣的紧。这位弥勒佛倒是很有见解和见识,他眼观八路耳听四方,也很会来事儿,人脉不错,听说的东西,先不管真假,倒是挺丰富,啥啥都能来上两句。他说:“额咳,要说起这方面啊,还得老王来,啊,他能一直跟你从夜里喷儿到早上,啊,那真叫一个灯红酒绿,酒池肉林。”这么说着,他目光围着圆桌扫视了一圈,看着有点喝迷糊了,大着舌头说道:“哦,老王今儿个没来啊,我说了咋回事儿。要不还轮不到我发言了。”他打着酒嗝开始叙述起来。一旁有个尖嘴猴腮留着背头的学长,时不时的补上两嘴,纠正一下,一下子就使故事生动了起来。由于我们都是一个院的,所以他们着重讲的,最了解的也是本院的老师和领导。其实当时我们还不认识老蔡,因为大一的时候只有辅导员没有班主任,后来上了大二,老蔡才当上了我们班的班主任。那时候我们还只是当个故事去听,后来见了老蔡本人才将其对号入座。老蔡本名叫蔡德胜,听这名字就一股子那个年代的味道,他老家不在本省,只是后来留在本地发展就扎了根。老蔡本科毕业于南昌工程学院,研究生读的北京工大,至于博士在哪念的他说他忘了,好像也是北京的哪个学校,这东西院里教学楼一楼的教师陈列板上有,想看资历的到时候自个看去。现在是研究生导师,职称是副教授,学术上也算是小有成就。弥勒佛娓娓道来,倒是把老蔡的学术生涯说了个大概,说明他讲的东西也不全是胡诌的,应该有点根据。据说,这个蔡德胜,在六七年前也算是学院里的风流人物,那个时候他才四十四五,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黄金节点,而且才评上副教授的职称没多久,正是人生顶峰意气风发的时候,要知道这个年龄能评上副教授的职称是极为难得殊为不易的事儿,多少大学讲师干到退休也没混个副教授,照着这个势头下去,五十岁之前转正是板上钉钉的事儿。虽然说老蔡这人呐,长得有点其貌不扬的,可架不住人家多金有才啊,尤其是处于男人四十岁左右的黄金年龄,正是男人成1魅力最烈的时候,对女人的吸引力不可谓是不强烈。而老蔡自个儿也不是啥专一的人,文化人嘛,花花肠子多,深知自身优渥条件的他,就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,和学院里的一个已婚女老师搞上了。都说兔子不吃窝边草,到老蔡这儿可好,变成了近水楼台先得月,妈的,和那女老师搞得昏天暗地的,说到这里,弥勒佛学长叹了口气,伸出小拇指剔了剔牙,环顾一圈,然后用得出结论的肯定口吻惋惜道:“唉,这就叫吃了没有经验的亏,妈的,毕竟这俩都是头一次搞婚外情嘛,被发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儿。”说完,他狠狠的抽了口烟,看我们都聚精会神的听着,露出得意的神情,就像茶馆里的说书先生似的,倒是有几分卖弄口艺的天赋。“那他俩是咋被发现的?”不知是谁好奇的大声问道,也说出了我们几个的心声。弥勒佛笑着摆摆手,表示稍安勿躁,然后又吞吐了一口烟,不急不缓的说:“据说,据说啊,具体细节啥的我也没弄清楚,毕竟啊,这事儿发生的时候,老子还他妈在高中和小妹妹谈恋爱了。”话声刚落,包间内响起此起彼伏的的哄笑声,像过年放的一卦鞭炮,高高低低,噼里啪啦的。“我也是听咱院的老前辈说的,大我好几届,你们更别说了。咱说的这些个事儿,你们听听就算了,也别到处传,传了也没人信。你看现在这老蔡多老实多低调,甭管是不是装的,最起码人家吸取了教训,长了记性,本院的,啊,不管是女老师还是女学生都不碰,啊,这个,就叫,开始保洁羽毛了。”弥勒佛说老蔡是被那女老师的丈夫给逮住的,听说是撞了个正着,具体是在办公室里还是在酒店或是哪哪就不得而知了,说啥的都有,可谓是人云亦云。但不管咋样,老蔡和那女老师乱搞肯定是事实。后来嘛,事情就闹到了院里,说是女老师的丈夫带着人把老蔡堵到了办公室里,在办公室里发生了啥就不知道了,当时的院领导下令保密此事儿,不得外传,不刻意打听的话,当时的学生还真有些许不知道的。当时有两种说法流传最广,一种说最后老蔡报了警才逃过一劫,一种说是老蔡被打了一顿,但不严重,从办公室跳窗逃走了。我觉的第二种说法的艺术加工成分过高,有点扯淡。“反正啊,从那次以后,老蔡被党内严重警告,停职反省了好长时间,这不到现在还是副职,要不是因为这事儿啊,早他妈转正了。而且据说私下里赔了不少钱,才把这事儿压了下来,没有闹大,要不然啊,他这个老师都别想继续当了。他那个姘头,哦,就是那个女老师,也辞职离校了。可以说老蔡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。”说完他拿起面前的酒杯一饮而尽,意犹未尽的抿了抿嘴,我觉得他越发像说书先生了,将来找不到工作,练两年单口出去卖嘴绝对能养活自己。“唉,自从那次东窗事发以后,老蔡就老实低调的多了,啥样等你们见到就知道了,我不给你们说你们绝对想不到蔡德胜曾经有过这光荣历史。”我们这几个大一的新生,当时听他说的一愣一愣的,而且越听越上瘾,原谅我,八卦花边有时候就是这么有吸引力,就如土菜缸里的臭豆腐一样,闻着臭吃着香,还上瘾。喷儿着喷儿着,饭局也差不多到了尾声,众人都酒足饭饱,还开了眼界涨了见识,在散伙前,弥勒佛又放了个关于老蔡的隐秘,或者说是偏私癖好。他伸着脖子,做小心翼翼状,但从那张肥厚的嘴唇里蹦出的话,声音却一点都不小,他说:“哎,过来,告诉你们一个这老蔡的小癖好。”我们也伸长脖子,异口同声的回复说:“啥啊?”他嘿嘿的怪笑的两声,吧唧吧唧嘴,隐藏在肥肉中的喉结滚动了几下,语气却变轻了许多,像讲故事般,又像在揭露什么谜底,他说:“这蔡德胜啊,在女人方面有个小癖好,他不喜欢年轻的小姑娘,就好三十左右的小媳妇和少妇。”说完他又嘿嘿的一笑道:“所以啊,那些说老蔡搞女学生啥的传言都是扯淡。我们啊,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,自觉维护老蔡的清白嘛。”话一刚落,我们都哈哈的笑了出来,像一群没有烦恼的傻逼。有人问他咋知道老蔡的特殊癖好的,他只是神秘的笑笑,说:“秘密”,然后就没了言语。之后一年多,我再也没在学校见过这群闻识广博的老学长了,也许毕了业后,他们早已不在这个城市,但曾经吃的那顿饭说的那些话如磁石般,牢牢地吸附在我的脑海里,人就是这样,有的东西一遍便经久不忘,有的东西数遍也弃如敝履。曾经的历历幕幕在我脑子里瞬间过了一遍,关于老蔡的种种事迹也只有我和当时替考的几个同学知道,我们当时只是抱着好奇好玩的心态当个乐子听,我当然也没告诉顾诗蕊这些狗屁倒灶事儿,毕竟是道听途说,谁知道真假。只是昨天下午偶然在校门口遇到老蔡,今儿个再和顾诗蕊一讨论,就联想散发,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自己以前听到的那些传闻。【哎,其实吧,他花不花也不管咱们的事儿,我才没闲心去关心那些破事儿,现在就想赶快弄完这表格,别耽误我下午的兼职。】她又发来语音,语气中带着丝丝的无奈。【行,那你赶紧弄吧,我就不打扰你了。】我这么说道。【咦,你在家干啥了?】她问。【没干啥啊,刚起来吃完饭,这不跟你喷儿了吗。】【家离得近就是爽。】【爽啥啊,家里就我一人,我都不知道下午干点啥,闲死了。】【切,就闲死你吧。拜拜,先不说了,我得抓紧时间干活了。】【ok,等我回去给你带好吃的。】【哼,这还差不多。行了,真不说了。】最后她发了一个呲牙的表情包结束了我俩这次的聊天。其实我说的都是真话,我真的不知道接下来干点啥,有时候周末不想回家的原因,就是太闲无事可做,不如待在学校跟那群禽兽厮混。我回到自己的房间,从书桌的抽屉里掏出一盒抽了一半的白沙,伸手掏兜里的打火机,摸了半天也没摸到,又翻了翻背包和外套口袋,都没有找到,就像凭空蒸发的水蒸气一样,没了踪影。我仔细的回想了一下,记不清是忘到了学校,还是丢在了半路上。这可就有点麻烦了,家里的打火机本来随处可见,那时家里只有父亲一人抽烟,后来我抽烟被母亲发现后,家里的打火机就很难再找出一个了,都被母亲收了起来。我走出卧室,来到父母的主卧,房间里飘散着独属于母亲身上的那股馨香,主卧的面积要比我的次卧大一些,位于中心偏上的大床占据了一大片位置,床头一边的墙上方挂着父母的结婚照,这个我看过无数次,被精致相框圈起来的大照片,记录着他们年轻时的摸样。我走到床头,拉开一旁床头柜的最上层抽屉,里面是几本书,a4纸大小,不厚,看封面应该是几本杂志,我稍微翻了翻,又讲女性健康的,又说穿衣搭配和健康饮食的,还有几本类似《意林》和《读者》的文学杂篇。除此之外,就是俩耳机盒,其中一个是空的,另一个则明显是新的还没拆封,没有我所需要的打火机。接着我合上抽屉,拉开下面的第二个,最先入眼帘的是两个纸盒,都是长方形,一大一小,说实话,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,仿佛窥破什么惊天机密一样。其中大的那个,盒子比较厚,蓝白色,我一眼就看到了盒正面,印的大大的两个汉字——‘岡本’。其实我对这个牌子还是比较1悉的,也用过几次,倒是和杜蕾斯和杰士邦没啥太大区别,所以我本能的就反应过来,这是一盒避孕套,没由来的嘿嘿的笑了两声,我也不知道这有什么可笑的。我拿到手上颠了颠,很轻,里面传出沙沙的轻微摩擦声,盒子右下角用小字写着24片装,我不知道什么心态的驱使下,打开看了看,发现至少还有十几片,完好无损的折叠着塞在盒子里。
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